隨著雙節臨近,下半年白酒旺季的到來,不論是漲價,還是穩價,都是為了穩定市場,搶占市場份額。茅臺有漲價的資格和實力,卻反其道而行,以穩價為主要目的,體現了國有大型企業的擔當和責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增大投放、自營策略、開箱出售等紛紛成為穩價利器,近日空瓶置換購買資格,茅臺穩價的又一手段誕生。
增大投放:在基酒、系列酒產能可控的前提下,以不擾亂市場規律為基準,增加系列酒在市場上的投放數量。方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是見效快,平衡供需數量,也就穩定了價格,這是近年來常用手段。2017年中秋、國慶前,茅臺向市場提前投放6200噸茅臺酒;2018年中秋、國慶前,茅臺向市場提前投放7000噸茅臺酒;2019年同期,茅臺向市場集中投放7400噸茅臺酒;2021年中秋、國慶,茅臺投放市場的總量將超8000余噸。


自營策略:為了進一步控制終端售價,2019年時任茅臺董事長李保芳在股東大會上,明確指出要加大茅臺自營店比例,當年便減少437家茅臺酒經銷商,隨著自營店規模的不斷擴大,截至2021年上半年,國內茅臺經銷商數量已經減少至2096家。減少經銷商、擴大直營,渠道變革上的種種舉動無一不是為了給不斷攀升的飛天茅臺酒價格降溫。
開箱出售:不允許整箱出售,必須100%拆箱出售,并且要保留紙箱,甚至一度納入茅臺督查活動。2021年春節, 催生史上“zui貴紙箱”,茅臺原意是拆紙箱售賣,可以照顧大多數消費者,避免中間黃牛操作,哪曾想間接炒高了茅臺紙箱、茅臺酒盒、茅臺酒瓶、茅臺飄帶等周邊配件,黃牛轉移陣地,炒原裝酒也炒酒包裝。
空瓶置換購買資格:2021年中秋,茅臺投放市場8000噸茅臺酒,并為推動飛天茅臺開瓶率首次推出“空瓶復購”活動。其實這種策略并不是茅臺首次提出,茅臺全國商超經銷商物美集團,在2021年5月北京地區已開啟這種控價方式,目的是通過大數據等監控手段有效杜絕黃牛,利用空瓶換購的形式就是想讓真正喜歡茅臺的消費者擁有平價購買資格。
空瓶置換購買資格,茅臺穩價的又一手段,是否能為普通消費者帶來利好,還是要看后續市場反饋。畢竟茅臺降價這么多年,價格反而是越降越高,這也是歷任茅臺集團董事長的難題。伴隨新董事長丁雄軍上任,空瓶置換購買資格或許會成為常態化銷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