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玻璃生產企業宣布調價,帶來的影響便是玻璃酒瓶價格上漲。對于中高端酒企而言,酒瓶成本變化對于經營利潤的影響并不明顯;對于區域型白酒,尤其是低端光瓶酒,本來終端利潤就薄弱,酒瓶價格對于大批量生產的酒廠壓力會相對較大。因此,風原祥陶瓷認為,玻璃酒瓶價格上漲不如用陶瓷酒瓶來替代。
自8月10日起,山東巨潤及滕州金晶玻璃有限公司產品價格均上調5元/重箱。針對玻璃價格上漲,山西汾酒、西鳳酒以及衡水老白干等多家酒企表示,酒瓶等包裝材料的上漲,將會對企業生產成本產生一定影響,但影響程度并不明顯。但對于低端光瓶酒而言,玻璃等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將會對產品成本和價格產生一定影響。

國內某白酒企業服務商張先生表示,酒瓶等包裝材料價格的變動,主要對低端光瓶酒價格影響較大。為了進一步佐證,我們從數據變化上可以得出結論:若一個酒瓶價格上漲0.3元,每售出1萬瓶酒,酒企經營成本將會相應上漲3000元。以此類推,若一年售出100萬瓶酒,且產品價格未作出上調,酒企一年經營成本將會增加30萬元。顯然,這對于生產低端產品的酒企而言,給本就利潤較低的經營再添壓力。
近一個月來,收玻璃原材料結構上揚影響,多家酒瓶生產廠家接連上調酒瓶價格。公開資料顯示,山東鄆城酒瓶在10天內連續兩次對酒瓶價格進行上調,華杰玻璃、華鋒玻璃等企業也跟進調價,上調幅度在0.1元左右。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酒瓶已普遍提價5%-10%。
在白酒分析師蔡學飛看來,由于酒企采購量很大,玻璃酒瓶價格上漲,勢必會影響到白酒終端價格。對于終端價格在十幾元至數十元左右的產品,成本上漲0.3元-0.5元,產品終端價格也會相應上漲0.5元-1元。但在終端渠道,低端產品價格上漲0.5元-2元將會影響產品銷量或導致部分消費者的流失。
面對酒瓶等包裝材料價格上漲,部分酒企還通過控制其他經營成本,如優化生產方式、提升產量等,以此來抵消包裝成本的增加。今世緣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編制年度產品優化及成本控制方案,提升原酒產量、出酒率和人均生產效率,有效降低包裝費用。水井坊方面也表示,由于包裝材料等成本增加,公司將通過優化生產方式、促進管理模式科學化,進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風原祥陶瓷認為,玻璃酒瓶雖然在價格上比陶瓷酒瓶偏低,但是玻璃酒瓶價格上漲正在減小這種差距。白酒終端低價銷售獲得的是市場占有率,但是利潤并不高,對于企業而言,利潤才是核心。要想獲取高利潤,除了控制成本,提升售價才是正途。然而,提升售價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終端價格在十幾元到幾十元之間的白酒,更容易觸及天花板和低利潤競爭。如果能從包裝上提升檔次,從而增強消費者的青睞程度,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而陶瓷酒瓶相對于玻璃酒瓶而言,恰恰具有這種優勢。
我們都知道陶瓷酒瓶既能提升白酒的檔次,也能定制實現酒企的品牌營銷,隨著消費觀念轉變和消費升級,玻璃酒瓶價格上漲不如用陶瓷酒瓶來替代,陶瓷酒瓶在市場受歡迎的程度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從這里打開另一扇窗戶,對于區域型白酒企業而言,是向上突破的有效手段。